媒體報導
【民視新聞網報導】
竹縣的絕代風韻,經典建築華麗變身

2024-02-04

【民視新聞網報導】 竹縣的絕代風韻,經典建築華麗變身 生活中心/綜合報導 竹東鎮,從清朝開始,就有不少的廣東客家移民來到竹東拓墾,尤其來自廣東梅縣的宋家,十九世紀中期來台在當地落地生根,不僅創建竹東第一間西式醫院,更因為出了宋燕貽、宋燕翔、宋枝發和宋瑞樓等多位知名的醫師,成為推動竹東公共衛生醫療的大功臣,加上參與竹東的商業和政治,宋家成為竹東當地人,眾人皆知的望族。 宋燕貽和宋燕翔經營竹東第一家私人醫院《長春醫院》,行醫濟世廣獲鄰里信賴,也因此為宋家鋪出一條從政、經商的康莊大道;日治時期宋燕貽就曾經歷經了十幾項政府要職,並且應邀參與多項的民間投資,他的長子宋枝發則在一九五0年代投入竹東政壇,成為「宋派」領導人,從日治到民國,宋家在竹東的影響力與日俱增。 右一為宋瑞樓,右二為宋高榮。(圖/民視新聞) 在宋燕貽和宋燕翔之後,宋家後代當中,有許多人選擇到海外定居,或者是北遷到台北發展,像是被稱譽為「台灣肝病研究之父」的宋瑞樓,就在父親宋燕貽過世之後,選擇留在台大醫院做B型肝炎的相關研究,而宋燕翔一脈雖然曾留在竹東經營茶葉、碾米廠等生意,但最終因為經商失敗移到台北定居,隨著經營長春齒科的宋枝發,在一九七六年過世,宋家與竹東的關係愈來愈薄弱,象徵竹東宋家黃金年代的長春醫院數度易手,直到二0一八年才又被重振旗鼓的宋家後代買回來。 宋瑞樓教授被譽為台灣肝病之父。(圖/民視新聞) 從樹杞林街到長春路,竹東長春醫院歷史跨越兩世紀,它所承載的不僅是宋家懸壺濟世的紀錄,對地方公衛醫療的貢獻,二0二0年代起,這棟建築物更成為竹東歷史與文藝交流的空間,儘管宋家後代逐漸外移開枝散葉,宋家在竹東發展的過程當中,無疑是重磅又璀璨的篇章。 報導連結

媒體報導
【自由時報報導】
竹東長春醫院指定縣定古蹟 華麗轉身公益藝文咖啡館

2024-02-03

【自由時報報導】 竹東長春醫院指定縣定古蹟 華麗轉身公益藝文咖啡館 竹東長春醫院是許多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。(記者廖雪茹攝) 〔記者廖雪茹/新竹報導〕曾肩負大竹東地區醫療重責的長春醫院,建物保留典雅的洋樓造型,經宋家後代子孫集資買回,近期獲審議通過指定成為新竹縣縣定古蹟,宋家以咖啡館作為平台,賦予老建物醫療公益和藝文交流的新生命,今(27)日在家族團聚祭拜中開幕,象徵正式開門迎客,傳承先祖關懷社會的時代精神。 宋家4代超過30名子孫今早團聚在長春醫院,備妥鮮花、素果向祖先稟告「醫院買回來了」,將透過「長春1930 Café」平台重新活化。午後,多位新生代音樂人應邀開幕LIVE接力演唱;2樓空間則展示珍貴老照片和書法作品。 宋文恭說,1930年代祖父輩創立長春醫院,為竹東地區唯一的私人醫院,當時這棟歐美建築流行的藝術裝飾風格,相當罕見而備受矚目。由於種種因素,建物曾幾度易主,迄2018年由他和文彬、文寧、文洲、文嶽等5兄弟,以父親之名成立的高榮公司集資買回。 財團法人宋展河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宋文彬說,除了該基金會已延續10多年的獎助學子和舉辦桌球比賽等推廣體育活動外,這裡也是「台灣肝炎之父」宋瑞樓的出生地,咖啡館有好心肝等基金會駐點每年定期舉辦義診,也會安排竹東文史和藝術展覽、小型講座和音樂會等。 宋文寧說,長春醫院在2021年曾獲文化部保存再生計畫補助,讓建物可以使用;獲指定古蹟之後,將以局部修舊如舊方式,在不停止營運下展開計畫性的細部修復工程。 宋文嶽向訪客介紹長春醫院建築外觀特色,外牆為洗石子立面,以水平流線型飾帶、幾何圖案及花草裝飾,室內則採木作、灰泥及瓷磚裝修,工法細緻繁複,為1920年代歐美建築流行的藝術裝飾風格。 縣府文化局說,竹東長春醫院經宋家主動提出申請,去年12月經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指定為新竹縣縣定古蹟,近期完成公告程序後,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辦理。 宋家4代逾30名子孫團聚在長春醫院,備妥鮮花、素果向祖先稟告竹東長春醫院買回來了,將透過「長春1930 Café」平台重新活化。(記者廖雪茹攝)         竹東長春醫院是許多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。(記者廖雪茹攝) 竹東長春醫院2樓空間展示珍貴的老照片。(記者廖雪茹攝) 竹東長春醫院2樓空間展示珍貴的老照片。(記者廖雪茹攝) 竹東長春醫院是「台灣肝炎之父」宋瑞樓的出生地,咖啡館有好心肝等基金會駐點每年定期舉辦義診,也會安排竹東文史和藝術展覽、小型講座和音樂會等。(記者廖雪茹攝) 曾肩負大竹東地區醫療重責的長春醫院,建物保留典雅的洋樓造型。(記者廖雪茹攝) 宋家子孫團聚在長春醫院,向祖先稟告,竹東長春醫院買回來了。(記者廖雪茹攝) 報導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