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者之愛,
長春的溫暖持續照耀
長春的溫暖持續照耀
1909年,宋燕貽與宋燕翔兄弟共同創立長春醫院,成為當時竹東唯一的西醫院。這所乘載幾代人共同回憶的醫院,幾經時代的跌宕與變遷後,宋家五兄弟眼見醫院易主的變化,期望能延續這棟古蹟獨特的建築韻味與珍貴的歷史價值,起心動念將長春醫院買回,完成他們多年的期盼。
隨著長春醫院的買回,那些塵封已久,近乎被遺忘的美好故事也重現光芒,在古蹟修復後的建築之美與咖啡茶飲的飄香中,身處在這重生的竹東新地標,讓人彷彿穿越時空,徜徉當年的溫暖場景中。
隨著長春醫院的買回,那些塵封已久,近乎被遺忘的美好故事也重現光芒,在古蹟修復後的建築之美與咖啡茶飲的飄香中,身處在這重生的竹東新地標,讓人彷彿穿越時空,徜徉當年的溫暖場景中。
大小醫生,治癒眾人的大小病痛
創辦人宋燕貽(兄)與宋燕翔(弟)兩位醫師均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事專門學校,即台灣大學醫學院的前身,他們在竹東被稱為”大小醫生”。畢業後大醫生宋燕貽以外科醫師暨公醫身份行醫,小醫生宋燕翔則以內科醫生身份為人醫病。
台灣肝炎鼻祖,曾任台大醫院內科主任的宋瑞樓醫師在自傳《醫者之路》一書中回憶起父親宋燕貽提到,父親是那種對待受傷、衣服又破又髒的病人很快地跑過去攙扶,還將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病人的醫生;面對窮困的患者,宋燕貽總是說:「身體要緊,藥先拿去吃吧。」因此經常換來病患自己種的蔬果或自養的雞、鴨等。若有需要轉診,必要時他也會親自送病人過去,父親總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態度深深地影響宋瑞樓醫生。當年醫療人力欠缺,「出診」都要到很遠的地方去,兩位西醫師服務了臺三線上各鄉鎮的居民,致力於公共衛生、門診、及出診相關事務,成為眾人遇上病痛時信靠依賴的 “大小醫生”。
台灣肝炎鼻祖,曾任台大醫院內科主任的宋瑞樓醫師在自傳《醫者之路》一書中回憶起父親宋燕貽提到,父親是那種對待受傷、衣服又破又髒的病人很快地跑過去攙扶,還將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病人的醫生;面對窮困的患者,宋燕貽總是說:「身體要緊,藥先拿去吃吧。」因此經常換來病患自己種的蔬果或自養的雞、鴨等。若有需要轉診,必要時他也會親自送病人過去,父親總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態度深深地影響宋瑞樓醫生。當年醫療人力欠缺,「出診」都要到很遠的地方去,兩位西醫師服務了臺三線上各鄉鎮的居民,致力於公共衛生、門診、及出診相關事務,成為眾人遇上病痛時信靠依賴的 “大小醫生”。
是交流聚會,也是守護鄉親的避難所
日治時期,竹東鎮曾為台三線上經濟作物包括木材、樟腦和茶葉的樞紐,位於竹東的長春醫院,自然成為居民們健康的依託。做為竹東鎮上第一家西醫院,長春醫院服務了客家人、日本人及原住民三大族群,加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,長春醫院也成為地方仕紳及官員的聚會場所。1935年竹東大地震,長春醫院因堅固的建築結構成為鄉親們的避難空間,更因其為公職醫療機構,成為救難發糧的地點。